环球外汇评论频道

云景内参:M2增速8.2%不可怕,货币政策缺计划与持续才可怕

央行8月份金融运行数据发布,其中:(1)广义货币增长8.2%
云景内参2018/09/17 17:45:56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顶一下发私信

(一)

 

央行8月份金融运行数据发布,其中:(1)广义货币增长8.2%,8.2%这个增速为2018年6月份8%以来的次低;(2)狭义货币(M1)增长3.9%,同比增长3.9%,M2与M1剪刀差进一步回落;(3)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6.98万亿,同比增长3.3%:(4)8月份基础货币数据尚未出炉,5-7月份基础货币增速表现为5.3%、4.8%、4.2%,呈逐月下滑趋势。

如果各位单纯看这些冷冰冰的数据的话,也许看不到任何端倪,但是如果进行深入考察的话,你会发现在呆板数据之后孕育着大学问,甚至孕育着解决问题之道。

正如黑格尔所言:

纯存在是纯粹的抽象,因此是绝对的否定;这种否定绝对的说就是虚无。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果一个概念有深刻的内涵,而你却不从这个概念深刻的内涵谈起,仅仅从这个概念开始谈起,那么,你肯定会遗漏许多东西,更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

我们拿广义货币M2来举例,M2这个概念本身具有深刻的内涵,而如果仅仅从M2这个概念出发,不考虑其内涵及关联概念,得出的结论肯定有失偏颇。

众所周知,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M1=M0+企业活期存款,MO=流通过程中的现金,经济学家往往从这些概念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如M1增速快,表示消费市场活跃,M2增速快,表示投资及中间市场活跃。若M2与M1剪刀差扩大(缩小),则表明需求不旺(强劲),同时也可以用于分析当前中国所热议的货币超发、杠杆率过高等问题。

孰不知,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也许行得通,对于中国却行不通,经济学家们分析问题忽略了现实的约束条件,也就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经济分析出发点——基础货币。

(二)

基础货币又称为初始货币,它具备使货币供给量伸缩倍增的能力,同时又是央行的发债凭证,起到“国家货币”的功能。

公式表达为:

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从公式表达可以看出:基础货币与M2、M1、MO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

如:MO包括社会公众手持现金,并不包含银行准备金;而央行通过降准、降息或公开市场操作等行为,又间接影响到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进而影响到M1、M2;最重要的是,M2=(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金融杠杆率)

只有捋顺了这一系列关系,才能进一步对中国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三)

最近几年,人们普遍讨论的问题是:M2连年超发,金融体系流动性过高,造成资产泡沫飞涨,更奇怪的是,超发货币并没有最终注入实体经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M2超发的真正原因在于货币乘数过高,而货币乘数过高在于金融的短期化,金融的短期化的关键在于监管层货币政策缺乏计划性与持久性。

其一、监管政策弹性过大。央行一会儿要求各商业银行补充核心资本金,一会儿要求补充附属资本金,政策缺乏稳定性,商业银行更愿意发放短期贷款,迅速收回流动性,这种金融短期性行为,造成货币乘数过高,M2超发。

其二、由于最近几年居民储蓄增长率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各商业银行只好利用银行间拆借市场来补充流动性,而央行往往利用短期逆回购行为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各商业银行从央行处得到短期基础货币,只有依靠短期贷款来保持流动性,货币乘数进一步提高。

试问,各商业银行手中都是一些短期性的基础货币,怎么敢于把资金用于需要长期留存的实体经济呢?

只有进一步释放长期性的基础货币,减少货币的周转速度,才能够真正降低金融杠杆率,同时使M2增速稳定,市场中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从8月份经济数据看,M2余额同比增长8.2%,而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1%。这是一个不错的兆头,因为人民币贷款余额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都高于M2增速,这说明货币乘数与短期流动资金需求量相对减少,基础货币的短期性得到初步缓解。最重要的是,金融政策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弯路,终于逐步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顶一下
发表看法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评论频道-联系我们-站点地图-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