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学习频道

索尼管理模式转型成败

在写本文时,我重新查看下拥有的索尼产品,原来电视、组合音响、录音笔等都是索尼制造的,很久之前我还曾使用过索尼的半导体收音机,读大学时买的第一个随身听便是索尼的产品,当年的那份欣喜仍记忆犹新。我应该不算是“索尼族”,但长期以来确实一直在用索尼的产品,也曾坚信“索尼的技术至高无上”。
2012/04/12 15:45:03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

索尼在本财年预计将出现5200亿日元的最终净亏,是预想的2.4倍,创索尼史上最高净亏纪录,这也是索尼连续4个财年出现净亏。昔日辉煌的索尼,如今已身陷囹囵。索尼为何持续衰落?到底是怎么阻挡了索尼前进的脚步?

长老型管理

日本战败后,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等技术人才联合创办了“东京通信工业公司”。当时虽然只是制作一些零碎的东西,但他们对于“制造”的热情极高。以磁带录音机、半导体收音机为开端,索尼陆续开发了随身听、CD播放器等新型产品,索尼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和人们的生活,从创业初的1950年至1982年,为世界贡献了12项划时代的技术革新。这些在当时都是完全颠覆了原有的市场秩序的产品,而非简单的技术改良,其影响不亚于如今的苹果推出的iPhone、iPad等。

第一代创业者离去后,出井伸之就任总裁。后来,公司移交到了斯金格手中。索尼开始进军电影、音乐行业,甚至涉足银行、保险、金融领域,集团日益臃肿。但作为公司核心的电器领域却再也未能生产出受欢迎的产品。电视业务连年赤字,优秀的技术人员不断流失。

索尼虽然其推出的“VAIO”等产品备受好评,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技术改良”,截至1990年代后半期,索尼仍推出了技术卓越的小型摄像机和PS游戏机,但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减弱。正如被誉为“技术创新研究第一人”的哈佛大学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甚至断言,“1982年之后,索尼未能推出哪怕一件划时代的技术”。他认为,到上世纪80年代前期,索尼几乎停止了根本性的技术革新。

当前,索尼的经营模式已经逐渐无法体现创业时的精神了,全球化经营的本质就在于在利润较高的特定领域展开网络式经营。不这样做,就无法维持大型集团的正常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仅凭一时的热情而维持的制造业必然会走上失败的道路。实事求是地说,虽然电视在不断地变大变薄、画面也日益精细,但我已经无法从中体会到梦幻般的感觉了。索尼的变化也传达出了现代厂商所面临的困局:对于产品的梦想正在不断消失。

对索尼这样的技术型企业而言,技术革新能力的衰退是第一大忌,这必将导致企业陷入困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索尼失去了创新能力呢?

1990年代,索尼不断爆出收购哥伦比亚电影集团而陷入经营混乱的丑闻。与此同时,创业者一代陆续隐退,1993年,被外界视为是索尼形象的盛田昭夫病倒,此后再也没能重回索尼,而另一位创业者——井深大则在1997年去世。被视为是“准创业者”的大贺典雄也在1995年之后,先后将总裁和CEO宝座交给了继任者出井伸之,逐渐退出经营。

在这一时期,索尼在组织结构上出现了混乱,经营方向也陷入迷失。索尼的创业者们作为公司的创办者,并因带领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享有不可撼动的领导权威,这些起于微土的杰出创业家们披荆斩棘,让索尼各部门各司其职且能互相协助,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地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技术革命”。

顶一下

12

发表看法

关闭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学习频道-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