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学习频道

与顶级技术分析师拉斯洛·比利伊的对话(二)

有一个失误让我刻骨铭心。1979年,我提出在工作中引入行情分析(ticker tape analysis)的想法。最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它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预测指标。
2011/06/20 14:02:08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

 

哪些错误对您而言教训最深刻?

  

有一个失误让我刻骨铭心。1979年,我提出在工作中引入行情分析(ticker tape analysis)的想法。最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它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预测指标。在这个指标的第一个版本中,我们只看大宗交易的股票。我们会通过每只股票的大宗交易,看它是否处于上跳动(uptick,指最近一笔交易价格,高于前一笔交易价格)还是下跳动(downtick,指最近一笔交易价格低于前一笔交易价格),事实证明,这个指标非常有参考价值。后来,我们想,既然我们能把个概念运用到每一笔大宗交易,那么,何尝不能进一步拓展到每一笔交易呢?于是,我们又提出了“资金流向”(money flow)概念。

  

在1982年之前,资金流向指标一直非常有效。但是到了1982年,这个指标的预测能力显然就大不如以前了。我们必须认识到,从80年代初开始,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那之前,成交量非常低,因此,纽约证交所的专业交易员就可以轻松操纵整个股市。你根本就不必和这些专业交易商作对,因为在这个行当里,他们就是你的合作伙伴。我至今还记得在70年代初交易摩托罗拉股票的情形:成交量很小,你根本就不必向交易员去核对他们自己是否参与。交易指令直接来自交易所,当时的交易员是约翰·科尔曼(John Coleman),他是华尔街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之一:“没有我的允许,那个年轻人根本就不会交易摩托罗拉股票!”

  

20世纪80年代,机构投资者开始大批涌现,佣金水平依然非常可观,而且股票流动性大为增加,因此,机构投资者的大宗交易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市场上更重要的力量,市场控制权也从专业交易商转到交易所手里。像我工作的所罗门兄弟,通常只接受大单,当时的每笔交易规模在2 000到3 000股左右,他们可以毫不隐讳地告诉交易商自己想干什么。于是,我们的资金流向概念就不像以前那么有效了,因为对大宗交易来说,市场很少能事先获得交易信息。交易价格的确定很随机,每笔交易的价格都由散户投资者个别决定。这是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在当时,纽约证交所是世界上唯一由零售确定批发价格的场所,在某种程度上,现在依然是这种情况。100股福特股票的价格提高10美分,也算是一个新价位。尽管还有几百万股流通在外,但它还是作为新价格显示在你的行情显示屏上。因此,我们最终意识到,必须在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之间有所区别,于是,我们开始分别计算大宗交易市场和非大宗交易市场的资金流向指标,并在不同的市场形态下区别对待这个指标。

 

介绍一下您的技术分析风格。

  

首先,我们是不做任何营销的。我对技术分析的反感并不是大家把技术分析看成技能,而是因为有些技术分析师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从根本上讲,他们做的就是营销:在CNBC上抛头露面,在报纸上大放厥词,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发表演说。这也是很多分析师最大的毛病。

  

技术分析师在预测问题上也经常会犯错误。在股市上,你能做到的,最多也只是指出某些已经不可避免的强烈趋势,给投资者指出某些基本方向。因为分析师们想的是营销,因此,他们自然喜欢夸大其词,喜欢造势作秀。比如,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明天早晨会很冷,会下很大的雪。但是到了技术分析师的嘴里,他们会说,明天早晨的降雪量为64英寸,温度会下降15度。尽管这根本就是不可预测的,但却是他们想听的。他们喜欢这样量化的确定性;希望有人确实了解这些东西。于是,技术分析师就会投其所好。按照我的风格,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所限。这也是我们在市场上能做到的极致。极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精确度。能发现趋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已经足够了。

  

我们的风格在业内也是独一无二的。技术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和基本面分析法的共同特征在于,它们都从市场之外起步:有些人用的是计算机,有些人紧盯图表,还有人走出去,看看企业的面貌。在完成了各自的把戏之后,他们才会走到市场上,去证明自己的理论。我的方法就是对市场进行解剖,然后细细地研究。“市场发生了什么?市场的趋势和动态如何?”然后,我会让市场告诉我答案。这就是最大的区别:让市场引导我辨别市场趋势,从纷繁骚动的噪声中找出持久性和有利可图的发生方向——实际上,在令人炫目的所谓趋势中,70%到80%不过是噪声而已。

 

您是如何解剖市场的呢?

 

On balance volume,简称OBV指标,也称作平衡成交量,是通过累计每日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经过数值化后绘制成趋势线,然后配合证券价格趋势图,根据价格变动与成交量增减的关系预测市场气氛的一种技术指标。——译者注我们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方面确实也耗费了很多时间。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经说过,美国企业的失败,就在于他们不了解历史。这一点也非常适用于股市。我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中做得最独到的一件事,是受到乔·格兰维尔(Joe Granville)的启发。格兰维尔因提出能量潮而成为最杰出的技术分析大师。他建议跟踪市场参与者及其发表的市场评论。以前,我们也曾经制作市场趋势图,并对照知名投资策略师和评论员的评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收集主要新闻事件的简报。因此,对我们招聘的暑假实习生来说,这多少有点让他们感到困惑。很多人都出自麻省理工和耶鲁大学,在交给他们剪刀、胶棒和施乐复印机,让他们拿着《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制作剪报时,他们会目瞪口呆地看着我们,仿佛是在说:“您不是在开玩笑吧?”但我确实不是在开玩笑。我们的剪报一直可以追溯到1962年。这让我们对市场气氛、人们谈论的话题以及主要媒体的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通过认识历史,去了解应该寻找什么,不应该寻找什么。

 

我们的最大特点在于对资金流向的分析。资金流向的核心是阅读市场行情。股市具有折价机制(discounting mechanism),或者说事先反应机制,这个观点一直饱受争议。我们发现,90%左右的股价上涨是因为投资者买进,下跌是因为投资者抛出。但是在价格出现显著变动的股票中,10%却是那些媒体披露(市场反应折价机制的表现)之前你就知道要变动的股票。这就是我们的不同之处。

  

于是,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在今天这个被交易商主宰的市场中,根本就不可能有长期投资者。我们必须意识到,市场环境已经变化了。我们都知道,人们交易股票总喜欢扎堆(或者说受羊群效应的影响),买进的热点股票往往是那些被超卖的股票,抛出的热门也是被超买的股票。同样,唯一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我们不会说股价高出交易范围10%或是将会下跌73%这样的话。我们只会说,这是我们需要亮红灯的股票。

  

因此,我们的观点不是孤立绝对的。通用汽车的股价一般不会超过50天的移动平均线。假如在股价超过移动平均线15%时买进通用股票,那么,你就必须意识到,你是做长期投资,因为股价在未来两三个月里明显超过这一水平的概率并不大。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日交易以及收盘后交易信息的价值。

 

别人对您有什么启发?您是否会在交易中直接借鉴其他人的做法?非常、非常少,因为大多数从事技术分析这个行当的人都不投资。我们在所罗门兄弟公司的时候就有这种体会,大家都一致认为,数量分析师的工作非常出色,给公司赚到了很多佣金,他们的分析也很少出错。公司认识到,要真正赚到大钱,让他们真正融入工作中,就必须让投资盈亏和这些数量分析师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于是,公司要求他们掏出一点资金,按分析结果进行投资。这些分析师在投入了几百美元之后,大家却发现,他们损失惨重。这就是说,所有实验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能转化成现实世界的成功。

  

最早让我大失所望的一次经历发生在1975年。那时的我还在做交易员,我认识一位年轻女士,她在一家大型公司的技术部工作。当时,我们的股票价格是3975美元,她给我打来电话说:“我们得看看怎么处理这只股票。我觉得41美元就是最高限了,但现在已经是3975美元了,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你根本就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价格不是41;因此,你更有可能买进。在股票交易和投资中,没有任何事物是黑白分明、断然可辨的,在交易室里,永远没有“感兴趣”、“继续培养”或是“潜在”这样的词。

 

您是怎样通过从成功和失败中吸收经验、汲取教训而避免重大损失的呢?甘愿吃点小亏。随时牢记:如果得出最终结论需要大量的信息,那问题也许就来了,因为要得到这些信息,你就要回过头来做很多工作。现在,我们正在开发交易前预测和交易后总结的模型。因此,在早晨时,如果有人在8点到9:15期间的开盘前宣布收益上涨3个点,只要能赚到1~2个点,我们就会去尝试;我们会买进500股。这是因为,开盘前的市场带来的信息是最新的,因此也是最有说服力的。

  

我们考虑的是:事物本身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情合理;然后再去做;不一定需要四位数的预测收益,我们才肯去做。我们相信自己有足够丰富的经验,我们想的就是尽量寻找合乎逻辑的方法。尽管我提出的很多想法,比如资金流向,都是非常合理、非常符合逻辑的,但最令我感到失望的,就是人们不喜欢这些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我还没有在27年的数据中找到具有统计显著性的5万个案例。事实上,正像我指出的那样,市场是永恒变化的,是动态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什么样的市场状况会招致最严重的失误?

  

可能是熊市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容易紧张。我还发现,在熊市中,即使你做对了,顾客也不高兴。和所有人一样,顾客也想赚钱。在熊市里,如果我们太谨慎,手里的现金量太高,顾客就会说:“我们花钱不是让你干这个。”我们对市场周期的研究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完整、最深刻的,足足有三卷、250页之厚。我们发现,在熊市的最后1/4部分,什么都不管用。市场上根本就无处藏身。人们追着你帮他们逃出困境,于是,你就会强迫自己去寻找各种各样的指标,想方设法地去四处赚钱;而不是冷静地认识到,有些时候,手里拿着现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您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分享自己的成果呢?

  

我们一直在公布研究成果。我们以机构名义为市场提供大量的研究产品。我们有自己的市场简报和网站。我们把自己的全部工作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在目前行业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中,一个令人失望的趋势就是,人们已经不再对股市感兴趣。真正进行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资产管理公司实际上只是在集中资产,把越来越多的资金网罗到手里,以至于每年只有50~60个基点的收益率就已经算不错了,经营业绩和回报被人们当成了附属品。在20年前的晚餐聚会上,我和基金经理们谈论的是市场;而现在他们谈论的,却是筹集到了多少钱。

 假如说您采用的所有市场形态、指标和投资策略都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么,您使用这些投资工具获得的出色业绩又怎样解释呢?我理解市场,交易员的经历帮助我获得这种认识。比如说,资金流向的一个问题就是它有点像图表。熟悉图表的人总想用对待图表的方法来解释资金流向。因此,他们就会去寻找资金流向实现交易的那些价格点。但我们的方法则完全不同,因为我们分析的对象是价格行情,而不是某个特定的交易价格。所以说,在我们的手里出现股价下跌、但资金流向为正的交易形态,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对此疑惑不解,他们会问:“买进时股价怎么会下跌呢?这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如果做过交易员的话,你就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比如说,一只股票下跌050或075美元,而且在过去一周半的每个交易日均持续下跌,显然,这样的情况绝对谈不上乐观。然后,它又跌破50日移动平均线,达到新低,不过,买进量却依然为正。于是,有人会跳出来,谈论强森、通用米尔斯或是其他什么公司的境况不佳之类的事情。作为老交易员,我知道他是个买家。因为你知道(而且应该知道)他是那个买家,所以,你说自己正在联系某些卖家。你就告诉他,“我认识交易所里有个基金经理,他正在运作通用米尔斯的股票,看看他能不能替你报价?”于是,你联系到自己的交易商。股票交易价格可能是5025美元。于是,你告诉他,“我可以帮你找到按5075美元出手15 000股的卖家。”同样,他还会告诉你股价正在下跌之类的事情。对此,你回答,“我再给卖家打个电话”,并说,“我可以按5050美元卖给你15 000股”。他说,“成交”。所以说,肯定有人在买进股票。有人在股价下跌时持续买进,这就是我们寻找的东西。但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市场中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顶一下
发表看法

关闭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学习频道-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