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讯息频道

长期利率试图摆脱政策控制 央行掌控能力有几何?

投资者在为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和各国央行承诺只会逐步收紧货币政策而感到欣慰的同时,需警惕来年的一个风险,那就是长期利率不受政策控制。
债市要闻2017/12/27 20:24:23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

环球外汇12月27日讯--投资者在为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和各国央行承诺只会逐步收紧货币政策而感到欣慰的同时,需警惕来年的一个风险,那就是长期利率不受政策控制。

尽管美联储(Fed)今年三次上调短期利率,同时其他一些央行释放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时代或接近尾声的信号,但到目前为止长期利率仍保持低位。在央行对长期借款成本(以政府债券收益率衡量)的实际控制能力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们看法不一。因此,长期利率可能停止追随短期利率走势。如果长期利率突然上升,可能给屡创新高的股市泼上一盆冷水。

长期收益率(尤其是扣除了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收益率)一直处于低位已促使资金流入高风险资产,因为投资者持有更安全债券几乎难以获得收益。比如,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实际利率维持低位一直是2017年全球基础设施债务和投资级公司债回报率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人士称,低实际利率同样会提振黄金价格和房地产走势,这些资产尽管无法带来利息收益,但在通胀上升时可以保值。

Rothschild Wealth Management全球投资策略师Kevin Gardiner表示,令投资者感到头疼的问题是,实际利率是否会起作用很难预测,因为没有人确切知道利率由哪些因素决定。实际利率的走势通常与央行政策步调一致,但也不总是亦步亦趋。在20世纪70年代,虽然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央行上调了名义利率,但恶性通胀推动实际利率下跌。

10年期通胀挂钩美国国债收益率目前在0.5%附近。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该债券收益率徘徊在2%附近。2013年,在美联储推出规模空前的货币刺激措施后,该债券收益率触及-0.87%的纪录低点。

目前看来,最近的情况让许多分析人士和投资者确信决策者们牢牢控制了实际利率。Royal London Asset Management政府债券业务主管Paul Rayner称,他们超配了全球指数债券;在做了大量分析后,他们发现政府债券收益率的最大驱动因素仍是央行活动,就连通胀挂钩债券也是如此。

经济理论认为央行只能在最初阶段影响利率,因为人们最终会看清央行行动的实质。因此,除非决策者们制定能够反映长期经济趋势的政策,否则,他们接下来面临的不是通胀就是通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和英国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最近几年维持低利率政策的合理性。按照这个观点,目前利率如此之低是因为人们储蓄过多,这些储蓄资金可被用来出借或投资,大量的闲钱供应拉低了借贷成本。

一些基金经理和分析人士现在警告称,不论央行是否维持宽松政策,实际利率维持低位的趋势都将发生转变。通过统计年龄在35岁至64岁之间的人口所占比例(人们通常在这个年龄段储蓄最多),市场研究公司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预测,随着人们退休并花费他们的生活储蓄金,实际利率将很快上升,侵蚀股市中的获利。

龙洲经讯分析师Will Denyer表示,这可能在明天或10年后发生,但他不会指望后者。摩根资产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认为,老龄化已经开始推动利率走高,意味着10年期通胀挂钩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未来10年将上升0.75个百分点。

其他投资者则有不同的担忧,他们害怕即使央行试图收紧政策,收益率仍会保持在低位,因为他们担心经济衰退可能即将到来。今年美联储已三次上调短期利率,而包括名义债券和通胀挂钩债券在内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不变或下降,让人们想起2005年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遇到的类似问题。

实际上,收益率曲线(即美国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之差)目前处于2007年以来最平坦的水平,很多投资者强调说,在过去,这种现象往往是美国经济放缓的先行表征。BlueBay Asset Management信贷策略主管David Riley表示,除非有非常确凿的证据证明这是个错误信号,否则他认为市场将紧张不安。他现在对于投资已经更加谨慎。

不过,国际清算银行(BIS)认为,投资者可能过度解读了收益率释放出的经济信号。BIS近期对18个国家自1870年起的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未发现利率和诸如人口结构、生产率等因素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起作用的主要还是央行政策。

这是否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因为利率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而高枕无忧?BIS货币和经济部门负责人Claudio Borio认为,不能过早下结论,因为央行官员仍有可能为抑制市场乐观情绪而加息。分析人士称,加拿大、瑞典、挪威和泰国央行目前正是采取这个思路。Borio称,央行官员也可能为抑制泡沫而加息,而非把精力放在微调通胀方面。

不过,贝莱德智库(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全球宏观策略师Isabelle Mateosy Lago认为,投资者目前无需为此感到担忧。她称,尽管论调是朝这个方向走,但她认为央行官员应该尚未形成明确观点。

编辑:赵昊

顶一下
发表看法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资讯频道-联系我们-站点地图-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