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评论频道

理财案例:加息周期下先还贷还是再投资

梅女士今年42岁,在一家中型企业任财务部主管,税后年收入接近20万元,社会保障齐全。老公长她一岁,今年43岁,是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年收入随着销售业绩会有些波动,但税后最低也能达到20万元。
2011/06/29 10:36:03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

梅女士今年42岁,在一家中型企业任财务部主管,税后年收入接近20万元,社会保障齐全。老公长她一岁,今年43岁,是一家企业的销售经理,年收入随着销售业绩会有些波动,但税后最低也能达到20万元。为防范风险,梅女士为两人购买了充足的重疾和意外伤害险,还为老公购买了终身寿险。儿子已上初中,喜欢运动,也购买有教育险和附加住院补贴。

梅女士从内地来上海四年,在上海购置了两套住房。一套自住房现值250万元,房贷15万元,用两人公积金还贷;另一套为小户型学区房,现值150万元,房贷50万元,作为投资,每月有2000元的租金收入。家庭存款有30万元,经常买些短期理财产品。股票和基金市值6万元。

梅女士家庭每月固定支出为1万元,其中还房贷4000元,孩子教育1000元,生活费5000元。年支出大项为交保险3万元,旅游3万元,孝敬双方父母4万元。

-理财目标

由于两人没有时间进行股票等投资产品的操作,致使股票基金的收益很不理想。而房产带给他们的稳定升值使他们对房产投资情有独钟。但随着上海等城市的限购政策出台,他们没有机会在上海购买房子或贷款,便将投资目光转向了暂没有进行限购的老家——内地三线城市L市。

经过一番考察,梅女士看中了L市市中心的房产,环境闹中取静,交通便利,医院、名校近在咫尺,是数一数二的好地段,也是该市最贵的房产。梅女士打算投资最小的一个户型,全额付款30万元。按照当前的行情,租金收入应该有每年1.2万以上。

临近交款,梅女士却犹豫起来。加息步伐越来越密集,房贷的压力也就随之加大。梅女士夫妇虽正是为事业打拼的黄金期,但工作繁忙职场竞争激烈,使两人都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提前还完房贷也是梅女士的一个愿望。孩子刚上初中,如果想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

究竟是买房还是还贷?

-家庭财务分析

需备一定流动性资产

梅女士家庭的自用性资产占总资产的57.34%,投资性资产占35.78%。当家庭处于稳定期阶段时,正常的投资比例应为60%左右,梅女士家庭当前的投资资产比例较低,不利于提高净资产增长率。一般一个家庭的流动性资产应满足3-6个月的家庭开支,而梅女士将所有的流动性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投资股票基金等,由于理财产品在封闭期时是不能够进行赎回,即使是短期的理财产品也不能替代现金的流动性,梅女士需要准备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资产来预防不时之需。

资金量偏低投资品种单一

现阶段梅女士的现金结余均用来储蓄,因此自由储蓄率(自由储蓄额/收入)达到50%,理想状态一般应控制在30%左右,目前梅女士的家庭该项比率较高,可适当增加支出比率。财务自由度是指依靠家庭理财收入来支付生活支出的比率,理想状况是1,而梅女士该项比例为0.19,说明梅女士的理财收入过低。投资的资金量偏低且投资品种单一造成的风险聚集,使得整体收益率不理想。

合理运用储蓄最关键

梅女士家庭的负债率为15%,大大低于40%—50%的警戒线,且贷款成数只有16%,显示出梅女士家庭财务稳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梅女士持有的投资资产大部分是现金,用来购买短期理财产品。目前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是个较好的选择,但也存在收益较低,需是时时关注以及衔接产品不及时等缺点,会影响资金的使用和收益。

梅女士家庭属于财务状况良好的家庭。收支比率适当,储蓄率较高,处于事业的稳步上升期。而且梅女士对家庭的保障意识很强,已为家庭购买了以重疾险和寿险为主的保险产品。其家庭财务中核心问题在于储蓄的合理运用上。

-理财规划及建议

用储蓄提前还贷

按当前梅女士的收支情况,每年都可以有20万元左右的现金结余。如何合理运用储蓄是梅女士理财的关键。建议梅女士将现有的30万元存款除留够紧急备用金外,可考虑提前还款。

首先梅女士的贷款为等额本息,刚开始还款不到一年,现在提前还款能够节省较多的利息。

其次梅女士虽然现在职业生涯进入上升期,但工作压力较大,梅先生从事的销售行业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趁事业顺利的时候提前还完房贷,可有效减低每月的现金支出和心理的焦虑感。按照现在的收入情况,梅女士家两三年即可还完房贷,届时孩子初中毕业,夫妇俩下一步的理财目标是为孩子出国深造筹备资金,并为自己筹备养老金。

再者,购买老家的物业虽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二三线城市可能会有一轮涨价风潮,但由于没有人进行打理,出租存在管理问题,何况房产投资有流动性差,受政策影响较大,占用资金较多等缺点,不适合资金有限的梅女士。

基金定投准备教育、养老金

梅女士家庭预计年储蓄结余为20万元,可将储蓄的20%即4万元(每月3000多元)进行基金定投,定投股票型基金。如果收益率为6%的话,7年可积累35万元,可作为孩子的部分出国深造费用。15年可积累100万元,可作为补充养老金的准备。按照退休后余寿25年计算,3%的通胀率,每年可获得4万元的补充养老金。

40多岁投保已显迟

40多岁的人投保,一是资本的时间价值链太短,保险的复利效应难于发挥。二是按概率论和大数法则厘定的死差率,也比较高。因此,购买养老保险,是比较贵了。我国正步入升息通道,养老保险预定利率会逐步提高,建议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增加意外伤害和重疾险,并适当增加定期寿险。

[理财师手记]

市场不明朗,房产不宜新投资

人到中年的中产家庭,面临更为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需要。怎样将家庭收支进行合理规划,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以获得稳定较高收益,是这阶段的重点。从获利投资方面看,应攻守兼备,一方面要作好基本的避险准备,并作一些防守性投资;另一方面,还得作些中高收益投资,以规避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追求私人资本的保值增值。

加息步伐加快,该不该提前还款要因情况定。像梅女士这样第二套房产是商业贷款,并未享受7折利率优惠,且又是刚开始贷款,那么在贷款满一年后就可以考虑提前还贷,以减轻房贷压力。在当前宏观调控下,房价面临下跌压力,情况不明朗时可暂不考虑进行新的房产投资。

保险规划给“合适的保险”再上保险

梅女士家庭目前年交保费合计为3万元,约占到家庭年收入的8%。家庭年缴保费占年收入的10%左右,均属于合理的范围。从险种结构来看,主要是保障型险种,说明梅女士有着很强的人身风险意识和家庭责任心。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梅女士渴求财富的稳定增长来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并改善家庭的生活品质。按照目前上海的消费水平来计算的,到儿子大学本科毕业预计还将发生30万-50万元的费用,月均费用为3000元左右,目前每月储蓄和已有的教育险已经能够满足这部分费用。如果梅女士还有子女留学计划,预计还需增加50万-100万元的费用。将投资方式单一的寄托在房产上,不尽合理。房产固然有保值功能,但也有固有的劣势,如前期投入太大,租金收益率低,流动性差等。

建议梅女士通过购买定期两全保险附加豁免的方式来填补教育金缺口,通过附加投保人的豁免保费保险的方式,保证一旦投保人因疾病或意外导致身故或残疾,可豁免后续的各期保费,由保险公司代为支付。这就意味着原先设定好的子女教育金目标到时候就一定能够实现,是一个保证能够实现的目标,这也是对子女未来的一种保证、一份承诺。如果将来没有用到这笔教育基金或有所剩余,还可以将这笔资金转化为个人的养老金,提供一笔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另外,孩子正处在体育运动最频繁的青春期,建议为孩子购买一定的意外伤害保险,为孩子做好最周全的保障。

理财要看目标取向

理财计划是因人而异的,很难套用统一的模式。

比如梅女士手头余有30万元,究竟是先还清贷款,还是再到老家去买一套市中心的房子做投资?对于梅女士来说,这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关键是她的理财目标取向。

先还清贷款的理由是选择轻松生活。梅女士现有两套房,一套自住一套出租,尚有65万元贷款余额,用上公积金后,每月还贷4000元。由于刚还贷一年,如果能提前还贷,无疑可以省下很多利息,在目前加息周期,做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无债一身轻”,之后梅女士的理财目标就很简单,为儿子储备留学费用、为夫妇俩储备养老金。

再继续投资的理由则是抵御通胀。一方面,梅女士夫妇俩职场状态很不错,每年有40万元税后收入,吃用开销后能结余20万元,如此充沛的现金流,不做投资理财是蛮可惜的,持续的高通胀会不断蚕食他们的家庭资产。如果预判三线城市的房价还会补涨、梅女士家庭的薪酬这几年能保持稳定或还会上涨,那么,再投资对他们来说可能收益更高。毕竟,30万元能买一套市中心房子的机会很难得,每年1.2万元租金收入,投资汇报率也有4%,加上未来房价升值潜力,这笔投资颇有吸引力。加上梅女士目前每月4000元的还贷压力并不大,即使加息,也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又何必急于提前还贷?

相比之下,选择再投资较为激进,选择还贷则较为保守,究竟是选择激进的还是保守的理财方案,取决于主人公的价值理念和理财目标取向:希望过当下更轻松的生活,还是追求将来更富裕的生活。在两套方案皆有可行性的情况下,主人公的风险偏好、对未来的预判和信心,对理财目标的设计就成为选择的关键。

顶一下
发表看法

关闭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评论频道-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