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评论频道

资金流入银行理财产品 货币调控或侧重价格工具

央行数据显示,4月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存款“搬家”情形再现。分析人士表示,资金流入银行理财产品及其他渠道可能是居民存款大幅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2011/05/30 10:19:23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

央行数据显示,4月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存款“搬家”情形再现。分析人士表示,资金流入银行理财产品及其他渠道可能是居民存款大幅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资金脱媒”可能促使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更多地依赖价格工具。

理财产品遭“抢”

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2011年以来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5228只。其中,4月共发行1131只,比去年同期的781只增长44.8%,增幅惊人。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短期理财产品始终占据主流,具备流动性强、收益率高等优势。因银行存款的“负利率”,普通储户的投资热情被理财产品激发出来。

工商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张琳表示,2010年以来,通胀上升,她所在支行的理财产品销售量节节攀升。她表示,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银行理财产品的名称和介绍不可以出现“保本”字样,但客户的购买热情依然不减。“我们已经发行了几百期了,收益率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高于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张琳称,“现在的情况是,根本不需要你去推销,客户会主动来询问。我们发行的理财产品期数很多,数额也较大,但每次几乎是刚开始发行就被抢购一空,几亿元的产品没几天就卖完了。”张琳打趣说,这段时间,客户购买理财产品都要靠“抢”,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看介绍和协议。“因为只要你签字稍微慢几秒钟,可能就买不上了。”另据张琳介绍,为了保住大宗的客户存款,很多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也有针对“超级大客户”的理财产品。“大客户的资金量大,所以给的收益率会更高一些。”

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达到令人咋舌的4.17万亿元,去年同期仅为1.25万亿元。理财产品的火爆固然与信贷收紧、银行发力中间业务有关,但从需求来看,负利率的资金环境迫使居民寻找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同时,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的风险偏好不断降低。

某股份制银行省级分行的理财经理龚航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春节以后,客户存款“搬家”现象确实比较严重,而购买信托产品是这些资金的一个重要流向。

他介绍,目前我国各地都有一家省级信托公司,以他所在省的信托公司为例,今年一季度其业绩是去年同期的1.5倍。从去年开始连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发放非常谨慎,于是开发商“借道”省级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吸收资金,然后给开发商放贷。

龚航称,从2010年房地产调控开始以来,信托公司的业绩飞涨,2010年全年业绩是2009年的两倍多。客户把资金放在信托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远比存银行要高,而银行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一般比同期存款利率高一点,基本在3.5%至4%左右。省级信托公司也有部分业务和银行合作,相关产品的投资门槛一般在50万元以上。

或更依赖价格工具调控

“投资渠道太多了,干点什么都比存银行强。”一位银行员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外,可以肯定相当一部分资金进入了“影子银行”体系。这些资金有的投资房地产或地方融资平台的信托产品,有的直接委托银行向需要资金的机构发放委托贷款。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这些资金都已经变身为信贷资金,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

银行人士表示,资金脱媒对信贷投放有重要影响:一是银行可自由运用资金比率下降;二是脱媒资金流向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增加,信贷扩张速度放缓。这种变化可能导致政策调控重点从信贷转向兼顾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更加依靠价格工具调节社会融资总量。

顶一下
发表看法

关闭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评论频道-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