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外汇评论频道

实际收益大缩水 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化蒙客户

原本计算理财产品到期收益4100元,到期时却只收益1000多,一阵郁闷过后聊城一市民才发现,自己是被年化收益率“化”蒙了,没搞清楚怎样算收益
齐鲁晚报2011/04/11 10:22:11查看回帖 收藏此文

原本计算理财产品到期收益4100元,到期时却只收益1000多,一阵郁闷过后聊城一市民才发现,自己是被年化收益率“化”蒙了,没搞清楚怎样算收益。

市民刘先生去年11月份购买了一款为期91天、注明年化收益率为4.1%的短期理财产品。“当时看到这么高的收益,我就动心了。”他将家里刚到期的十万元钱全部用于购买这款理财产品。当时他打起小算盘,4.1%的收益率,三个月后,每一万元可以拿到410元收益,而自己的10万元能拿到4100元收益。

上周,刘先生的理财产品到期了,可收益仅1022元,扣除手续费后还不足1000元。“当时我感觉自己被骗了,”刘先生说,他到银行一问,接待他的客户经理说,说明书上写的是“年化收益率。”工行理财师冯先生介绍,年化收益率实际上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比如某款91天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3.1%,购买了10万元,实际上能收到的利息是10万x3.1%x91/365=772.88元,绝对不是3100元。

“到期年化收益率4.1%”,“最高预期收益率达3%-5%”,“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4%”……记者了解到,面对的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广告,各种收益率表述让市民眼花缭乱,甚至造成误解而导致纠纷。而除了“年化收益率”外,市民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还存在不少的误区,大都和收益率相关。比如“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并不等于到期实际收益率,而仅仅是一个理论值。还有“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也并不是一定可保障本金不失。在规定的投资期间内,最差表现是没有任何收益,但可以保住本金,而获得的潜在收益是不确定的。也有“本”是保不住的。一种是收益为0的情况,由于需要扣除一定的手续费,结果肯定倒亏;另外提前赎回则可能出现本金亏损。

顶一下
发表看法

关闭

主编推荐

环球外汇评论频道-联系我们-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鲸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